8月8日,福田区人工智能与智算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深圳福田华强科创广场举行。此次交流活动以“智算融合·产业共进”为主题,邀请了市区人工智能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生态顺阳网,现场汇聚协创数据、天顿数据、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信通院南方分院、深圳数据交易所、腾讯云、白海数智等3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代表,共同擘画智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蓝图。
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相关政策。
福田: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凭借独特的“CBD+科创区”定位,迅速崛起为全国领先的算力产业聚集地。近年来,福田区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智算产业,催生出一批如协创数据、天顿数据这样的创新型企业,以及AI相关机构超过300家,形成了从基础算法研发到行业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这些企业不仅推动了超过100种产业化产品的开发,还实现了近50个高水平应用示范项目的成功落地,为福田区的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圆桌对话环节。
技术突破:协同夯实智算底座
在技术创新方面,福田区的领军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协创数据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物联终端制造商和智能存储设备制造商切入综合性云服务业务,通过其FCloud智能体训推平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仿真-数据-训练-部署”闭环体系,并计划推出万卡级算力集群,这将极大降低模型部署成本。
天顿数据是中国一流的智算建设运营商,通过结合分布式光伏技术和AI能效算法,使得智算中心的PUE值降至1.15以下,显著提升了绿色节能效率;而白海科技则专注于算法压缩技术,大大提高了大模型的训练效率。这三家企业的努力,分别从算力基建、绿色节能和训推效率三个维度夯实了产业的技术基座。
智造升级:AI重构产业基因
在福田,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制造全链条。例如,荣耀终端全球研发总部通过AI仿真系统将新品研发周期压缩67%;领益智造在3C电子领域构建了一套工业协作机器人矩阵,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生产;嘉立创的AI辅助EDA平台缩短芯片验证周期50%……这一系列实践都印证了,当AI深度融入设计、生产、管理全流程,传统制造向“智造”的跃迁将按下加速键。
生态协同:创新枢纽赋能产业
福田区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摇篮,也是产业合作的桥梁。由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建设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分平台)托管了2739个大模型,吸引了750家企业入驻;深圳数据交易所首创的“数据跨境流动沙盒”,年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支撑企业合规调用超过20PB的跨境数据训练行业模型。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一个涵盖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跨境流通和场景落地的全方位创新生态系统,为人工智能与智算产业提供全面的支持。
未来图景:双智融合驱动跃迁
展望未来,福田区将继续坚持“CBD+高新区”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央创新区”。具体措施包括深入实施都市型先进制造业高地“五大行动”,进一步做强智能终端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福田还将着力发展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核心区,实施“模力福地”十大行动,加快构建算力中心、大模型中心等五大人工智能中心。随着粤港澳智造应用走廊建设的深入推进,智算与人工智能将如同水电一样融入生产线,“双智融合”的美好愿景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产业 应用 ,塑造湾区转型升级的福田范式。
(文中配图由主办方提供)
(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新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