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在陆上加快培育单丛茶、狮头鹅、荔枝等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广东潮州饶平县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巧用“网络强村”这把“金钥匙”申宝配资,让“山海经济”焕发新生机。
8月15日至16日,“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网络宣传活动走进潮州饶平,南都N视频记者化身“乡村体验官”,沿着茶山、企业、渔港的打卡路线,实地解锁这座“山海之城”的产业振兴活力。
水产预制菜从饶平“游”向世界
8月16日,潮州三百门渔港,数百艘蛰伏已久的渔船纷纷出港,千帆竞发向海逐“鲜”。
当天,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结束,潮州饶平县应声开渔。这既是饶平渔民的节日,也展现着潮州饶平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
饶平县拥有533平方公里的海域、136公里的海岸线,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是广东重要的海水养殖基地,先后获评“全国渔业百强县”“中国海鮸之乡”“中国汫洲大蚝之乡”等称号。
在饶平汫洲镇,南都记者走访宇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生蚝车间,一筐筐摞起的开壳生蚝整齐排列。车间工人们正专注于各自的工作,有的熟练地用小刀撬开生蚝坚硬的壳,动作精准利落;另一些工人则将清洗干净的生蚝仔细分装、码放进干净的塑料筐内,整个流程有条不紊。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让汫洲镇盛产大蚝、对虾、鮸鱼、薄壳等海产品,其中以大蚝最为闻名,养殖历史长达数百年之久。
南都记者从宇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了解到,目前养殖基地养殖还有南美白对虾和石斑鱼。2024年养殖板块产值达400万元申宝配资,为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保障。其中,南美白对虾实现产值150万元(售价18-20元/斤)。石斑鱼实现产值250万元(售价30元/斤),成为高附加值养殖代表。
丰富的海洋资源带动了潮州水产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饶平县依托区域内鮸鱼、对虾、鳗鱼、牡蛎等优势水产品,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不断延长食品工业产业链。
以宇祥水产为例,企业持续推动产品体系升级,传统精加工系列研发出冻牡蛎、冻虾仁、冻虾滑、冻墨鱼滑、冻鱼片等基础产品,满足基础市场需求。预制菜深加工系列研发出爆汁虾球、芝士虾球、荔枝虾球、鱼丸等创新产品,主打国内商超及东南亚市场。
南都记者了解到,饶平县以“网络强村”行动为契机,在柘林、大埕、所城等沿海镇推进“海洋牧场+电商”试点,构建起“养殖基地+电商合作社+物流冷链”的全链条体系,让新鲜捕捞的海产品直接从海洋牧场走向消费者餐桌。
“以前捕捞的鱼只能等待收购商上门,价格被压得很低,还时常面临滞销风险。现在通过直播带货,不仅销售价格提高了,销量也大幅增长,有时一场直播就能卖出几百斤鱼。”大埕镇红花村渔民林先生表示。
“一片叶子”正托起富民大产业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岭头单丛的‘蜜兰香’,干茶条索紧结,冲泡后汤色金黄,闻着就像蜂蜜和兰花的混合香……”
在饶平县浮滨镇岭头村的一家茶档里,南都记者看到茶农正对着手机直播泡茶品茶,直播中不少网友开始下单。
在茶叶的精加工车间,机器轰鸣,茶香四溢。在一台精选茶叶机器上方,初制加工后的茶叶经过传送带匀速送入分选系统,经过层层筛选,被分出不同精度,通过标准参数的设置,不符合要求的茶叶会被吹离申宝配资,落入指定的收集容器。
潮州工夫茶艺区级非遗传承人黄坪林告诉南都记者,这是智能色选茶机,过去手工择选茶叶一天只能挑出3-5斤茶芯,而使用了智能色选茶机,现在一小时就可以完成两三百斤茶叶的挑选。
在浮滨镇的万亩茶园,近处梯田叠翠,郁郁葱葱,远处群山环绕,放眼望去,万亩茶海碧浪连天,成片的茶树沿着山势蜿蜒向上。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三两位茶农在茶树间采摘茶叶。
南都记者了解到,饶平县是粤东主要茶叶产地之一,产业化发展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也是广东省内县域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千米海拔的岭头村双髻娘山,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优良的水质,孕育出“岭头单丛茶”特有的花蜜清香。这份独特也得到国家级认可——今年,饶平县“岭头单丛茶”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截至2024年底,饶平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5.64万亩,产量2.32万吨,产值超57亿元,“一片叶子”正托起富民大产业。
在销售渠道方面,饶平不断创新,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网络营销方式,让茶香飘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新塘镇新楼村,利用线下旅游景点、线上商超微信小程序推广销售,并入驻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累计销售“中潮情”单丛茶副食品3万多盒,销售额超75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直播带货推广家乡特色农产品
从“海洋牧场”到“金叶子”,饶平县一个个亮眼成绩、一串串实在数据的背后,是潮州以“网络强村”为笔,突出念好“山海经”、做强“土特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缩影,为广东“百千万工程”贡献独特的“潮州力量”。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夯实农村电商发展根基,饶平县积极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县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建成投用13个镇级电商园、98个村级电商园,构建起完善的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强化快递物流配套,建成1个县级共配中心、3个乡镇物流中心及356个村级快递站点,实现建制村“一村一站”全覆盖;深化“交邮合作”“邮快合作”,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2024年邮快合作业务量累计完成30万件,连续三年增长,年均增速超20%。
饶平县樟溪镇的回乡创业新农人刘小洁是“网络强村”的受益者之一。
2021年起,她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家乡特色农产品,还创办“英粉一家人”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当地农户建立稳定供应关系。如今,她的粉丝量已超10万人,“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其案例更在2024年入选全国2024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
这一案例的成功,背后是饶平县瞄准新领域发力电商经济,推动优势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的实践。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林诗妍申宝配资
新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